
实践项目展示《法治、民企利益、服务中心建设》⑭丨省财政厅依法有效落实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预支
目前,由省委法政办主办、京中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构建法治服务轴、惠民利企”最佳实践项目公关暨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该项目旨在深入学习、弘扬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实践性、服务性、保障性支撑点建设。让法治惠及百姓、惠及企业。
从一开始,除了这项活动之外,各个地方机构还建议并要求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际项目,以优化营造法治营商环境,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的法律问题。
今天推广的良好登记实践项目,是湖北省财政局为“依法高效落实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推动惠及人民生活的法治保障”而提出的项目。
根据《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救助资金活动被列为重点问题之一。 2025年,湖北省将围绕“优化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预付机制,平均时间压缩至两个工作日以内,达到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预付率100%,确保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及时救助”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优化救助流程,加强部门间协作,完善预付机制,切实提高救助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
通过部门协作加强分工协作
国家财政部会同国家公安部等会议联合成员部门发布了《优化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预付机制工作方案》。财务部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规范沟通机制,两同级定期协调解决预付款、退款等业务问题,健全问题反馈渠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严格按照规定期限向救助资金柜台发送预付款通知,及时准确告知伤者及其家属救助资金“危机”情况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服务申请,简化处理流程,实时获取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诊断、治疗和费用信息。法院将进一步强化联合处理机制,建立预付救助资金司法准备制度,实现案件清单动态交换,有效防止重复诉求,并通过将预付款问题作为第三方纳入诉讼,完善代位追偿流程,提高申请效率。
王先生骑自行车时被一辆无牌摩托车撞倒,袭击者逃跑。湖北省道路救援基金荆州分公司的救援专家立即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预付救援费用,让王先生得到及时救治。图为王先生的女友前来。荆州分公司送锦旗。
优化流程,加快援助进度
国库办正在指导资金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平均预缴费时间压缩到两个工作日以内”的目标,全面推行电子化服务,“湖北省公路支援基金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新增申请文件在线审核、候诊时间自动预警、医疗机构账户直达等功能,平均审核缴费时间压缩到1.5个工作日。进一步创新异地转诊协调机制,选择医院,推动“提前保障、快速救助、救助”模式全面落地。后付费”,使符合救助条件连接主要地区的申请预付费率达到100%。平台对预付费进行监控实时查询全州89个服务点的状态,确保不出现逾期或滞纳金的情况。
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基金管理机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完善89个服务柜台建设和规范运营,实现地级所有行政区域全覆盖。强化医疗机构专属对接机制,制定规范的救灾资金预付申请流程图,并在医疗机构重点区域进行推广,确保信息透明、可及。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信息传播和主动服务,符合援助条件的申请预付款率达到100%。截至8月底,该部已累计救助6315人,2025年预付款2.05亿元,已全部完成,预付款人已全部到位。符合救援条件的申请率达到100%。引导资金管理机构依法开展追收工作,部门追回资金1.34亿元,确保资金良性循环。
强化考核,激活管理效能
按照《湖北省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鄂财发发[2024]27号),建立动态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将救助资金预缴金额、服务范围、预缴及时性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实行“基本费”+成功费的基金管理机制。救助基金绩效评价机制将动态调整,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
钍促进社会效益的立体公共关系
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医疗机构对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强救助基金政策宣传,让交通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救助政策和申请流程。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公共关系,宣传道路安全知识、救助资金政策,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交通事故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项目单位:湖北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