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绿水青山,“数”正在以实业、金融为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20 11:5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愿景下,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十四五”五年的重中之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愿景下,“十四五”五年期间,绿色发展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金融“五项原则”之一,“绿色金融”已成为从金融角度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五年来,我国发生了从强调污染防治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巨大转变。中国到处都是绿水青山,工业、金融正在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绿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新形象正在逐步形成。充满活力且引人注目的余味。当你从福州机场开车到宁德市时,你可以看到gr一路上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这里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多样丰富的清洁能源和丰富的高能创新土壤汇聚于此,诞生了全球电池、蓄电池销量“双冠军”宁德时代。环顾全州,绿色企业已经遍布全州,就像宁德时代一样。 “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产业实现新跨越,多个领域领先世界,到2024年,我国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向全球供应80%的光伏组件、70%的风力发电设备、60%的电动电池。 ——一季度末截至今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14.82亿千瓦低瓦数,历史上超过了热能发电的装机规模。未来,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火电发电将是常态。 ——2024年,日本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288.8万辆,销量将达到1286.6万辆,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结构转变带来的经济和生态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四五”以来,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左右,稳定在7%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2024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5%以上,比2020年增加约2个百分点,约占全球新增绿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使日本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2024年,日本单位GDP能源消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成为世界上能源强度下降最显着的国家之一。同期,主要资源产量增长12%。在“下”与“上”之间,绿色发展的核心更加稳固。数据背后是广泛、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血液”。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国务院报业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创新。绿色环保项目发展模式。 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获得贷款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类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绿色贷款和债券市场规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约为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网上交易,标志着我国在碳融资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累计交易量交易市场份额6.96亿吨,累计交易金额4782.6万元。预计2024年碳排放权年度交易金额将达到181.14亿元,创年度新高。 “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绿色股票、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多种业态协调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持续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支持。”长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告诉记者。 绿色,变成金色。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使富春江两岸的美景闻名于世。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正在长江沿岸满负荷建设。浙江省建德市的富春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部电网调峰时的强大“充电宝”,也将为长三角地区消纳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新能源提供有力支撑。预计浙江省及东部电网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万吨。项目建设方协鑫集团告诉记者,虽然建德抽水蓄能电站计划总投资达125.25亿元,但我国储能市场的发展十分确定,公司对抽水蓄能电站未来的经济效益非常看好。每个超级绿色项目的实施背后都有一系列富有远见的计划。 “十四五”期间,日本安从高层规划坚定推进“双碳”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指明绿色产业发展方向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为鼓励金融“活水”适当“滴”入绿色产业,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关意见和实施细节,为持续推进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价值实践闭环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发展,”中国招商联合会首席研究员、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董希淼在接受上海后备军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标准、激励措施、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都是通过用真金白银来落实的,补贴和低成本 资金直接R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加积极参与绿色融资活动。融资方面,金融服务模式新思路不断涌现。 “如果你减少碳排放,我就会降低你的利率。”这种将贷款利率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ESG 绩效挂钩的新融资模式让天合光能的商业领袖感到惊讶。近日,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了ESG相关融资协议。天合光能代表表示,该贷款采用创新的动态利率机制,将贷款利率与公司的ESG绩效挂钩,包括排放强度、温室气体排放等。 “这使得 ESG 标准从可被视为‘成本’的投入转变为可以为公司带来丰厚财务回报的战略投资。”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杭州银行积极设立零碳银行分行,支持丽水山区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充电桩项目、农光互补项目等气候金融投资项目建设,支持国家气候金融投资试点项目丽水一期建设。丽水。在消费端,“碳账户”、“碳积分”、“蚂蚁森林”将个体低碳用户的行为转化为积分权益,成为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双向发展的重要注脚。通过创新的绿色低碳积分体系,中国银联与39家商业银行合作发行约800万张绿色低碳卡,并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打造公交、地铁等13个绿色场景的碳减排模型。持卡人受到鼓励通过绿色消费积累低碳积分,换取丰厚权益,促进低碳理念的传播和推广。一系列创新模式将绿色金融带入中国,明确表达了具有特色的金融发展路径,并持续保护遍布中国的绿水青山。绿色能源创新、融合、更新 10月17日,成立仅10年的材料及电子材料公司道盛天合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年轻公司,其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产品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进入资本市场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加速器”。道生天合董事长季刚告诉记者,公司IPO融资项目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新能源汽车胶粘剂。这也是公司的重要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多家主要汽车公司和电池制造商的认可。道生天合上市后,资本市场为公司提供了并购等多种产业扩张工具,缩短了新产业进入周期,加快新产能开发,成为“平台材料企业”。金融“活水”渗透到新能源、低碳环保、绿色交通等领域,加速“三新”产业崛起,高质量生产力新发展动能也在蓄积。 “十四五”期间,金融机构助力商业世界从“绿色”向“新”转变,科技创新“加速”。一个大一批绿色科技、新能源、环保企业通过IPO进入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市场。 “在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下,绿色金融不能成为一支‘生力军’独扎’,需要妥善处理好与其他四大项的关系。”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涛对记者表示。建议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的方式可以涵盖多个层面,包括针对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和创新,更好地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和引导科技企业进一步确保创新活动的绿色和可持续原则。无人能与青山相媲美,而青山一定能与人相匹配。迈向“十五五”时,工业a金融机构将继续携手努力,用“创新”之笔、“绿色”之墨,描绘出“美丽中国”新画卷。 (记者 文婷 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