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惠民企建服务中心”实践项目展示⑬丨荆州市专项整治解决水电计量收费领域“难题”
目前,由省委法政办主办、京中网(湖北日报网)承办的“构建法治服务轴、惠民利企”最佳实践项目公关暨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中。该项目旨在深入学习、弘扬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实践性、服务性、保障性支撑点建设。让法治惠及百姓、惠及企业。
活动开展以来,多个地方机构推荐并要求了一系列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解决法律问题的具体务实项目涉及人和市场参与者的问题。
今天推荐的良好做法和登记项目是荆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荆州市委法》报送的荆州市市场监管局项目《居民水电计量不准确和收费不规范问题综合整治》。
“没想到只打了一个电话投诉,问题就这么快得到了解决,超额费用也得到了退还。非常高效。”近日,荆州市居民李先生对市市场监管局在收到水费退还后开展的水电计量收费专项整改工作表示赞赏。今年4月成立以来,该办公室以法治和民生为导向,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困难”,精准发力、全面整治。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
高层合作,构建细致的法律纠错网络。
水电计量收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也关系到营商环境。荆州市场监管局把专项整治作为“法治民利”工程的重点,迅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周宣传、月报送”机制,明确了“发现问题线索、闭环纠销”的目标。各级部门齐心协力,形成“自上而下、全面应对”的强大合力。
荆州市市场监管局领导莅临石首市笔架山敬老院调研水电表使用及收费情况。
合法的精准排查分类监管 强化政府“数据基础设施”
“基础数据清晰才有方向,数据准确才能政策落到实处。”为确保整改准确,荆州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办成立了专门小组,深入水表生产企业、供水供电企业、检定机构等,对资质、账簿、检定流程等关键信息和道德问题进行核查。按照“一公司、一档案、动态更新”的方针,对设备未经测试、账簿不全等问题进行现场记录并限期修复。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确定了全市水表生产企业1家、供水供电企业104家、计量检定机构7家,并制作了动态管理手册,作为依据。s 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
县公安市场监管所帮助李市民解决了水费过高问题。
畅通法治维权渠道,搭建“心灵桥梁”
“公众诉求是赔偿工作的出发点。”网上,通过“荆州12315”公众号和政务外网发布公告,解决2024年起12315、12345平台收到的123件投诉。向105家上市公司发出线下“提醒警示”,指导企业纠正自律。我们与“世界测量日”一起庆祝“帮助人们的指标”。免费测试水表、电表并解答有关水表问题的“社区”活动。同时,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居民水电表“点击查看”活动。
截至10月初,我市已开展开展“日常生活测量”活动100余次,免费检查水电表400余个,收集提示30余条,收到咨询4000余条。多维渠道打通合法权益保护“最后一公里”。
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沙市区丰台社区开展“居民回社区测”活动
创新举措,提高法律服务效能
整治期间,荆州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启动了一系列精准化、标准化的测量工作。
基于列表的闭环管理。针对生产企业、公有企业、核查机构,我们制定了“三自查清单”,形成“自查、申报、纠正、注销”全链条闭环。全市105家公益企业全部完成自查,数量簿记管理项目r为483个。
规范和规范法律适用,出台三项监督检查工作指引,明确执法程序、检查要点和法律依据,为执法人员提供“操作手册”。同时,对200余名执法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执法机构规范化水平。
常态化细分监管,开展市局长、五位领导带队现场检查,与企业、基地办、检查机构解决问题50个,解决了基地细分整改中的“故障点”。
互检打破壁垒,组织法定计量机构互检,打破区域壁垒,发现机构技术问题23个,推动企业整改常见的故障点并增加了法规的可信度。
各部门共同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办、市水利办、市经济信息办建立协作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开展“业务咨询、信息共享、联合检查”。
成效显着,获得社会“好评”
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问题483件,整改率100%。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2件,罚款24.48万元。返还民事费用127.39万元。共提供线索128条,形成强大震慑力。特别更正得到公众和企业的广泛认可。resas。 《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人民法治网》、《湖北日报》、《《每日新闻联播》多次报道了这一结果,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荆州市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强化水电计量收费监管,用法治的力量保障人民生活中的“小事”,不断强化群众和企业的利益、幸福感、安全感。
(项目单位:荆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