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中网讯(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黄飞 雄富 胡书成)近日,在孝南区2025年优秀营商环境案例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与发展战略部原二级巡视员、研究员刘勇教授回顾了孝南区发布的“数据赋能”案例《一次报告》:创新实践。 《甲南区基荷削减改革》对此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该案例在数字政府改革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实证意义,为类似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式。
Konami Ward 2025优秀营商环境案例研究会议场地。
刘勇先生评价说,本案在评价体系上具有双重特点。它不仅属于世界银行新的跨领域数字适应评估类别评估系统,还满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系统要素保障类别的潜在数据要素指标。其核心评价方面侧重于评估政府环境和法治环境。从实际效果看,孝南区利用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企业报送政府的“三化”,即统一、一体化、格式单一。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政府收集企业信息的效率,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刘勇教授回顾了案例并进行了讲座。
刘勇指出,孝南区从制度建设和社会影响角度,制定了依法保障改革的地方性项目法规。我们与专业公共服务机构搭建平台促进公共服务改善。数据显示,改革整合了农村三级、区内21个部门的469份申报,申报数量减少了88%,重复报告减少了68%,报告时间减少了75%,错误率减少了82%。整体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改革成果值得广泛宣传。
对于未来发展,刘勇提出,孝南市需要从区位优势和发展设计的角度,认识全国“中心密集、外围稀缺”的耕地、人口、城市和经济的分布格局,明确长江中游城市地区和城市群的后备军作用。产业以农业、采矿业、通用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为主,涵盖农产品流通、集约化生产等。发展加工、一般产品制造、装备制造和服务业,促进城市郊区化发展。